绰罗斯·也先:蒙古族,绰罗斯·脱欢之子。简称也先,清朝时期译作额森,第二十八代蒙古大汗,也是相当于明朝中叶时蒙古瓦剌部的领袖,向明朝朝贡被封为敬顺王,同时被脱脱不花封为太师,在他统治期间,瓦剌达到极盛。
也先的父亲脱欢统一了蒙古东部地区,也先在明正统四年(1439年)继承成为瓦剌的首领,他向东发展,征服了女真,势力到达朝鲜北境,并以明朝拒绝贸易之名进攻明朝。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在土木堡之战中,打败明军,俘虏了明英宗并包围北京,明朝形势危急,后围攻不成,退回蒙古,并释回明英宗。
他统治时,致力于加强大汗的统治力,控制各部酋长,明景泰四年(1453年),也先在击败岱总汗脱脱不花后僭称“大元田盛大可汗”,建年号”添元“,但也引起一些不满和反抗,后被其部下阿剌知院暗杀,去世后瓦剌逐渐衰微。后分为其长子博罗纳哈勒统领的杜尔伯特部和次子阿失帖木儿统领的准噶尔部两部分。
北京之战后,也先见朱祁镇无战略价值,就放回了他。朱祁镇回到京城之后,瓦剌每年都来上贡,朱祁镇对他们也有赏赐。回到瓦剌之后,也先与脱脱不花向不相睦。脱脱不花名义上虽然是可汗,但实际权力却操在也先手里。也先自恃势强,垂涎汗位,脱脱不花的妻子是也先的姐姐,也先想要立自己姐姐的儿子为太子,但是脱脱不花拒绝了,双方发生激烈战争。也先也怀疑脱脱不花和明朝相通,想要谋杀自己,所以进攻脱脱不花。脱脱不花战败逃走,也先派兵追杀他,捉拿了脱脱不花的妻子和孩子,把他的仆人和牲畜分发给诸部属;而且乘胜迫胁周围的各个部落,东到建州、兀良哈,西到赤斤蒙古、哈密,都成了瓦剌的藩属,瓦剌的势力由此达到最盛。
脱脱不花初与弟阿噶多尔济联兵,彼此实力大致相当,难分胜负。后因兄弟内讧,阿噶多尔济叛投也先。脱脱不花势孤被败,遁入兀良哈(唐努乌梁海)。脱脱不花死后,也先于明景泰四年(1453年)自称“天圣大可汗”,建号“添元”,以次子阿失帖木儿为太师,但也引起一些不满和反抗。明景泰六年(1455年),阿剌知院攻打也先,也先被暗杀身亡。鞑靼部的孛来又杀了阿剌知院,夺去了也先的母亲和妻子,以及他的玉玺。也先去世后瓦剌逐渐衰微。后分为其长子博罗纳哈勒统领的杜尔伯特部和次子阿失帖木儿统领的准噶尔部两部分。
欲攻南京
也先攻打北京失败后,退回大漠,一天他着明朝、瓦剌形势明朝、瓦剌形势人传话给明英宗,说准备再次出征,先绕道宁夏,征集些马匹,然后攻抵南京。明英宗有些茫然,明英宗身边的袁彬和哈铭明白,这又是也先的一个阴谋。南京是明朝开国后的首都,第一代皇帝朱元璋和第三个皇帝朱棣,都在南京留下浓墨重彩的历史;永乐迁都北京后,南京依然保持故都的重要地位。也先征南京,必是还要以皇帝为质,若克之,就以皇帝为傀儡,号令天下,至少可号令一半的天下,进而,与北京相抗。适当的时候,也先就会处死明英宗,自己登基。
袁彬对明英宗说,南下不妥,必要力辞。其实,也先对远征南京的困难,也有所顾虑。所以,第二天,他特意来见明英宗朱祁镇。也先做出恳切的样子,命人切鲜肉与明英宗。然后,假意说:”此次出征,都是为了皇上。我就是看不惯新皇帝的小家子气,刚一登基,就把边关守得那么死!防谁呢?不就是防着皇上回京去吗!所以我决定护送皇上去南京登基。“明英宗朱祁镇因为与袁彬、哈铭事先商量过,所以,坚决谢绝。也先自己也不坚定,琢磨几遭后,也就作罢。
嫁妹英宗
也先俘虏了明英宗之后,派出礼官,想要把自己的亲妹子嫁给明英宗。明英宗不知如何回应,打发礼官回去,与袁彬细细计议。袁彬说:”历来只听说有皇上嫁女儿的,从没听说有皇上把自己送去倒插门的。这样皇上也会由坚毅顽强的流亡之君,变成不思回京的享乐之君,声誉将不复存在。等到瓦剌礼官再来询问时,皇帝就按照袁彬教他的说辞婉言拒绝:朕尚流亡,岂可玷辱公主?日后回京,当婚聘之。“
也先得到回信,一筹莫展,对喜宁说,皇帝是不是不近女色啊?喜宁当即排除这种可能,估计是瓦剌公主的长相过于粗犷,吓着皇帝了。喜宁告诉也先,由他亲自挑选瓦剌美女,送到皇上帐内,窃听情报,做间谍工作。经过秘密选拔,喜宁最终挑出六名才貌双全的瓦剌美人,一起送去。明英宗朱祁镇着实吓一跳,更加推却。他坚持回京娶得公主后,再纳六美。也先恼羞成怒。喜宁也大出意料,再转念一想,对也先说,必是袁彬拿的主意。也先当即命人将袁彬绑来。袁彬被绑去的消息被明英宗知道了,立马飞奔去,倒在袁彬身上,哭着喊着叫道:”若杀袁彬,朕也不活了!朕求共死!“也先无法,只得放过袁彬。
屠戮黄金家族
鞑靼与明朝和好之后,内部矛盾开始激化。脱脱不花汗试图摆脱傀儡地位,他不立与也先姐所生的儿子为太子,另立他子。脱脱不花汗与也先之间的矛盾激化。也先拉拢和利用脱脱不花汗弟阿噶巴尔津济农①,向他许诺打败脱脱不花汗后让其即位,邀其共击脱脱不花汗。景泰二年底,脱脱不花汗率先出兵征讨也先,中途而返,也先和阿噶巴尔津济农追击,打败脱脱不花汗,脱脱不花汗率数十人逃走,也先尽收其妻妾、太子及部属。②脱脱不花汗逃至兀良哈地方,被其已休前妻之父沙不丹(清代译为彻卜登)擒杀。③也先随后诱杀阿噶巴尔津济农,“凡故元头目苗裔无不见杀。”④
也先父子兼并瓦剌各部,加强了对西部蒙古的管理,并得到明朝的支持,从而打败阿鲁台,统一了东蒙古,实现了整个蒙古地区的短暂统一。其势力所及,西起中亚,东接朝鲜,北连西伯利亚南端,南临明边,致使"漠北东西万里,无敢与之抗者",形成了空前庞大的游牧帝国。土木堡之变一度威胁到明朝的安危,由于也先发动战争只是为互市贸易,一旦恢复与明朝的通贡互市,双方很快就相安无事了。
登基称帝
蒙古文史籍中称作也先汗,全称“大元田盛(天圣)大可汗”,建年号“添元”。景泰四年十月,也先遣使向明廷告知自己即位,并致书明朝廷说:“往者元受天命,今已得其位。尽有其国土、人民、传国玉宝。宜顺天道,遣使臣和好,庶两家共享太平。”也先以此说明他已重建元朝,希望得到明朝的承认。也先在准备即帝位前夕时还欲以良马、貂鼠皮、玉石等,向明廷换取“黄紫大红织金九龙缎匹、黄红彩缎衣服、金壶、金碗”等元朝皇帝御用之物⑥,作为称帝时之用。传国玉玺是明朝的死穴朱元璋时为了追杀掌管玉玺的故元太子有时连大军到手的土地都可以不要,这时也先竟然堂而皇之的写信告诉明朝皇帝他掌握了传国玉玺要登基成为元朝皇帝,明廷当然是拒不承认其为元朝可汗,回书中称作瓦刺可汗。经济学上古代蒙古高原经济基础撑起不一个庞大帝国特别是人口暴涨后的时期,政权建立后无不是往南发展,历史上也证明了岭北诸王叛乱时中书省只要切断岭北与内地的联系诸王就被迫投降。失去明朝支持的也先在内忧外患下被杀。